在过去的一百四十年里,德国一直是欧洲大陆的核心力量。了解欧洲历史,可以从读懂德国开始。《德国:一个国家的记忆》既是一部国家史,又是一部文化史。全书分三十个主题,用建筑、雕塑、绘画、瓷器、啤酒、香肠、汽车、货币……串连起德国政治、文化、艺术等数百年历史变迁,是我迄今为止看到最精美的一部人文德国史。
本书讲述的内容时间跨度长达五百年。其中绝大部分时间,德国由众多独立的政体组成,而每一政体都有各自独特的历史。或许德国的历史天生就是破碎的,但它包含了大量广泛共享的记忆、意识与经历。从十五世纪古腾堡发明的现代印刷术开始,作者选取了那些在新生的德国仍然能引起共鸣的对象与观念、人物与场所,比如德累斯顿的瓷器及其废墟中的碎石瓦砾、包豪斯的设计和德国香肠、查理大帝的皇冠及布痕瓦尔德集中营的营门,以此向我们展现它的集体想象。
这个曾经像马赛克或拼盘一样横亘西欧到中欧,接壤南北欧的国家的基因,已经深深刻入欧盟这个大家庭。理解德国应该从神圣罗马帝国时期(约公元1500年)开始,由于众多的日耳曼族群的定居点遍布整个欧洲,当时涵盖的范围包括了从现在的荷兰、比利时(西),到丹麦、波罗的海(北),到波兰、俄罗斯(东),再到意大利(南)的广袤土地,形成了一个连贯的文化世界。现代德国诞生于1871年卑斯麦将众多分散的邦国统一为德意志帝国。
泛德意志是一个历史文化概念,指的是德语文化区,荷兰、捷克,甚至现在被划入俄罗斯的前波兰北部地区,都属于这个区域。法国的斯特拉斯堡(原德语名是施特拉斯堡)属于德语-阿勒曼尼语(发源于上莱茵和瑞士的德语方言),歌德和海涅曾在那里求学。布拉格的查理大学是1348年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四世创建的德语世界的第一所大学。加里宁格勒(现属于俄罗斯)原来是普鲁士的重镇柯尼斯堡,德国哲学家康德的故乡。那里的铸铁井盖上刻着L.STEINFURT.
A-G-1937-KÖNIGSBERG字样。日耳曼人在13世纪末来到布拉格,1600年那里已经成为德语世界的精神首都,是著名作家卡夫卡生活过的城市。
奔流在德意志想象与记忆中的是莱茵河,而日耳曼人则是德意志的身份标志。自文艺复兴以来,德意志文化就深受古罗马和法兰西影响。数个世纪以来,德意志的知识、精神和文化边界与其政治疆界并不一致。德国不断流动变化的边界以及由此产生的诸多复杂问题和矛盾冲突,而今已被纳入一个全新的政治框架——以欧盟为名的众多独立国家邦联。德意志过去奠定的多元化、多样性社会格局,对于理解今天的欧洲大家庭很有帮助。当时在德意志不同领地铸造的货币有两百种之多,每位在帝国议会拥有议席的贵族都有权铸造各自的钱币,甚至女性贵族和修道院也有自己铸造的钱币。而这样一个散乱的货币体系并没有导致无可挽救的混乱,它们有统一的重量,相互等值兑换,而且通常会铸有一个共同的标志:帝国的雄鹰。大约有一百位王爵贵族、五六十座自由城市和同样数目的主教,那些领地和自由城市之所以联合在一起,不是因为武力胁迫,它们从属于帝国,在共同的法律框架下运作,这套法律是在例行帝国议会上,由帝国皇帝与各领地贵族们协商确定的。这种政治经济形态甚至比现在的欧盟还要开放和稳定。
我们了解德国,也许能找出欧洲各国表面差异之下的一条隐形连线。大约从18世纪初期开始,从不列颠和匈牙利、希腊等都与德意志保持着亲密联系。德意志曾经是包容的象征,高耸于多瑙河岸边、象征德意志的先贤殿瓦尔哈拉里供奉着众多具有日耳曼血统的德语区伟人的塑像,比如讲德语但拥有苏格兰血统、曾与拿破仑对阵过的俄国将军巴克雷·德托利,以及后来担任大不列颠国王的威廉三世,都被供奉在这座“万神殿”里,供德国人缅怀。而这座神殿的设计风格却不是当时德国最流行的哥特式建筑,而是希腊式的,很像雅典的帕特农神庙。德国作为欧洲安全枢纽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传承使其必然承担了团结欧洲的历史使命,这在今天以及不远的未来,都十分重要。
(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