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两年的读书生活,与师弟师妹们相比较,自己无论是在数量上亦或是体系化阅读的程度上都是感到羞愧的。读书的方法经验谈不上,更多是自己读书时的一些想法与感触。
读书的方式
从我们踏入学校开始接受教育时,阅读就已经无处不在。在小学这一阅读的启蒙时期,老师教给我读书的方法就是用手指着每一个文字,逐字逐句地进行阅读。这种带有指向性的阅读其实是一种集中个人注意力的方式。这一方法也被我运用在最开始进行经典书籍阅读的时期,与之不同的是,我会选择带着一支笔和一本笔记本,让笔代替手指,在书中进行圈点划线,从不愿意放弃书籍里面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摘抄式地把每一章甚至是每一小节的知识点进行逐字逐句记录。
这种读书方式,让我专注于梳理书籍的内容,读书的过程就如同在进行一场考试,作为考生的我一点一点地进行填空直到把内容塞满。还记得自己第一次做读书汇报时,拿着洋洋洒洒的几页纸,里面详细记录了书籍的方方面面。自认为这样的汇报是万无一失,但在汇报快结束时,我感受到了一种局促感,自己突然意识到这不是在作读书汇报倒像是在作书籍介绍。通篇只是在汇报书籍的内容,甚至说是在搬运内容,个人的想法却寥寥无几。
在后续的读书过程中,我越来越深刻地意识到自己需要改变读书的方式。拿着笔一页一页地逐字在本子上进行摘抄记录,时不时还返回上一页重新缕清各种观点之间的关系,这种读书方式不仅费时而且费力。我开始思考如何进行优化,通过搜索,我了解到有一种思维导图式的读书方法。于是开始尝试将其运用在经典书籍阅读当中。
与第一种全盘摘录文字的方式不同的是,这需要读者尽可能地将观点进行凝练,先信息提取进而再转化,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自己是有思考性地进行观点表述。书籍的中心论点是树干,而分论点就像树枝一样慢慢伸展开。在阅读的过程中,自己要尽可能将观点进行凝练,浓缩成一小句话甚至是几个词语。这种树干式的阅读方式帮助我从拘泥于每段字句的状态中抽离,有了一种更加明确的读书体验感。
经典书籍相比于其它书籍而言是难读的,特别是在刚刚开始阅读时,我们常常会觉得难懂,感觉看了半天却不知所云,或是过目即忘。在与老师、师兄师姐们交流读书心得时,也提到过此种困惑。当时老师提出的建议大致是:读书时,需要带着问题进行思考,而不是拘泥于其中的某一小段,某一句话,要有整体性的思维进行解读。
这种“带着问题读书”的方式要求我们在进行阅读时要先提出一些关键性问题。例如在读《论美国的民主》时,可以在翻开这本书之前,先进行提问: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民主?作者从哪些层次进行论述等等。与当时自己看完一本写一篇读书报告的方式不同,现在师弟师妹们是读完几本书籍之后,再整合起来撰写读书报告。
相比之下,撰写整合性的读书报告有利于培养一个人学会体系化阅读系列经典书籍。在这个过程中,作为读者的我们要思考很多问题,例如不同的作者对于同一个观点是如何进行论证的,两者的差异之处在哪里,到底是在前一个作者原有的理论逻辑基础上继续扩展进行论述,还是推翻前一种理论体系建立了一种新的逻辑体系?我想或许这也是为什么老师后续将书单分成了几个批次要求大家进行连贯性阅读的原因。
读书的心态
在经典书籍的阅读中,我们需要转换读书的心态,避免“功利性”读书。在以往的初高中甚至大学读书时期,读书的目的更多是为了能够在考试中获取高分。因此,在最开始的读书时期,我会要求自己尽量记住书中的每一个“知识点”,甚至像做名词解释一样牢牢记住每一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如果无法把整本书的观点记牢记清,那就是白读了。这种沉重的“任务”压得我喘不过气,甚至让我不愿意翻开书。
但试问谁能够做到把书中的内容全部记住呢?记住了又有什么用呢?老师也曾和我们分析过:时代在不断变换,经典书籍的部分观点在当今社会中已经不再适用,如果我们只是带着记住观点的目的进行阅读,这样的方式只会让我们徒增压力。那在读书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什么?就个人而言,我认为需要关注的是这本书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如何开启论述,运用什么事例,采取何种论证方式,如何搭建的论证体系等等。
从“读不懂”到“读下去”。在刚刚接触经典阅读时,会出现读不懂的困难。当时得到的反馈是:读下去,慢慢的就会有感觉。但当自己处于读不懂的时期,会感到很心急,因没有得到很明显的“回馈”而焦虑,甚至会担心自己是不是在做无用功。而当自己读了一年后,当师妹们问起类似的问题,我给出的回复也变成了:继续读,读下去。读不懂?看不懂?那就不要拘泥在某一句、某一段当中,而是尝试去分析结论的推导过程。
这让我想起培根在《论读书》中提到的“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换言之,有只须读其部分者,有只须大体涉猎者,少数则须全读,读时须全神贯注,孜孜不倦”。我们更需要注意的是带有问题的进行阅读,而不是在一排排字当中机械化地挪动眼球。正如量变产生质变,在持续的读书过程中,我们的思考能力会不断加强,知识体系会更加丰盈,也会遇到一些突然出现的“闪光时刻”。这种闪光时刻可能是在某次调研过程中发现自己能够用某本书的分析方法进行经验论证的时刻,也可能是在某次读书会时分享的观点与他人产生共鸣的时刻....
沉下去,静心读书。华工图书馆四楼门口摆放着一个立牌,上面写着“静极则明”。原文强调安静的环境对良好学习状态的重要性。首先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可以令自己静心读书的环境,有人是在图书馆,有人是在宿舍,有人是在咖啡厅,在这种宁静的氛围中,让自己投入到书本之中。
其次是我对于静极则明的一个解读,即人们静下心,专注于当下的事情,就能明晰自己的困惑和明确解决困惑的方式。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尽量做到“静极则明”的状态。但现实往往是,大多数人在一张桌子上静静地呆上几个小时都是一件困难的事。因为人们的注意力无法集中,在这种时刻,读书变成了一种机械性的翻阅。打开书,坐下来,注意力却无法集中,翻开几页便开始坐立难安,时不时打开手机,这是一种让人感到慌张而不愉悦的读书体验。
工作了之后,我更深刻地体会到老师曾经说过的要珍惜读书时光。作为学生,我们拥有较长的不被外界打扰的时间。但在工作后,我们面临的问题是怎么挤出时间进行阅读,怎么确定要读的书,怎么在不利于读书的外部条件中,将读书变成一种持续性、固定化的事情。我自己的处理方式是在过往的经典阅读中找到感兴趣的某一个小方向或是结合在生活中遇到的一些经验性问题,找相对应的经典书籍进行阅读,即使是在研究生时期已经读过的书籍,也可以再重新拿出来进行阅读。
同时,持续性不是指每天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持续阅读,而是指保持一种固定化的阅读频率。例如有人能够在睡前一小时进行阅读,那么每天固定地将这睡前一小时投入到阅读中。与此同时,抓住碎片化时间去读书。即使是在研究生时期,可能在下学期繁忙的课程与实习之中,依旧会苦恼于自己无法拥有整块的时间进行阅读。这时,需要我们学会在细碎零散的时间抓住机会,灵活性的进行阅读。例如在较长时间的出行中,随身携带一本书籍。或是将用眼睛读书的方式改成用耳机听书的方式等等。
读书的内化
从读书的形式来看,这似乎是一件静止不动的事情。一个人独自坐在书桌上,打开一本书籍,沉浸于书本之中。但在读书的过程中,作为读者的我们也在持续地与作者进行对话,思绪随着书中的观点不断跳跃。读书对于个人而言,是不断输入的过程,通过读书,自己掌握的知识逐渐丰厚,认识世界的角度逐渐开阔。
在工作之后,尽管自己仍在读书,但撰写读书报告甚至是写读书感想的次数几乎为零。对我自己而言,输入是一件愉悦的事情,但输出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在用文字表达自己的读书想法时,总会对结果不满意,因此,输出变成了一种畏惧。长久以往,自己发现有时虽然已经读完了一本书,但后续回想时,会有一种自己其实并没有把书看完的感受。从输入再到输出的过程,是一个较为完整的闭环。如果仅仅是输入,停止输出,就会导致过程的断节。
输入是愉悦的,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更多的是在进行判断,接受或者否定一些观点。但在输出的过程中,需要我们一层层地把脑中的所思所想用逻辑化的方式进行表达,这其实也是在检验个人通过文字把思想观点进行清晰表达的能力,帮助自己觉察在表达能力、逻辑思维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只有通过输入与输出的这种闭环,才能让自己对书本中的观点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因此,在完成读书的这一环节时,也应当认真撰写读书报告,在一次次的输入与输出的循环过程中,慢慢地感受自己的成长与收获。
认真撰写读书报告强调的是个人要重视传达自己的读书心得体会,加强互动交流则是强调要增强个人与外部的沟通,继而在这一过程中强化自己对书本观点的认识。在研究生时期,因为没有同级师门,对于书籍的想法只能通过写读书报告的形式呈现。一个人阅读,是比较孤独的。倘若有同伴能够一起分享读书心得,共同探讨解读观点,那将会让自己这种稍显孤独的读书过程中找到同路人,获得回应。同时,不仅仅只是回应,还能够和伙伴们一起交流读书的方法、碰到的困难等等,彼此互相加油鼓劲。正如一个人可以走得快,但一群人才能走得远,团队的力量正在于此。
不仅仅是通过加强与师门之间的读书交流,还有一种方式也能够强化我们对于书籍的观点分析,那就是在经验中找到共鸣。在调研的时候,怎样去剖析经验现象,其实联系以往经典阅读中就能找到答案。自己的调研经验比较少,但是在与参加过较多调研的师妹们进行沟通时,她们也谈及这个想法。通过经典书籍的阅读,能够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在调研中,帮助自己建立分析问题的逻辑框架。
关于如何读书、怎样读书等问题的回答,无论是网络搜索还是请教他人,都会得到很多种回答。这些回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我们解决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但最终什么才是适合自己的方法,也只有自己才知晓。来自于外界的读书方法只能作为一个参考,一个自己可以拿来试验的路径。而真正适合自己的,应该是个人真正尝试过,在持之以恒的读书过程中挖掘出来的贴合自己的最佳读书方式。
正如以上的一些读书心得分享,也只是在自己不断的摸索中得出的一些个人体会。或许有人在一些想法中能够找到共鸣,也有可能会持有相反的感受,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是一种个人化的体验,最终是回归到自己本身,慢慢地摸索找到一种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外界只能提供一些建议,而做不做,怎么做,都是自己的选择,最后效果如何,也是各人各有差异。在老师的帮助下,在团队的鼓励下,找到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
回想两年研究生读书时光,感叹时间易逝。莫负读书时,珍惜学生时代拥有的阅读时光,紧紧抓住读书的机会,沉下心,扎实成长。
(虎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