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宏观 > 历史 >
    嘉靖前期财政的那些蛛丝马迹
      时间:2017-11-28 10:37 作 者:韩健夫

  这是一份关于明代户部账簿的故事。在最近几年出版的《明抄本奏议十种》之中,有一份略显神秘的《户部题稿》,作为现今屈指可数的反映嘉靖前期财政状况的史料,其身世却仍然扑朔迷离。

  翻开这份并不厚重的史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次弹劾,故事也由此展开。作为明朝最常见的政治表达之一,此次弹劾究竟与这份神秘题稿间存在什么关联?从历史的蛛丝马迹中能否探究出神秘题稿的身世背景?题稿之内又记载了哪些不为人知的内容?有幸留存至今,历经五百年风霜的《户部题稿》会为我们揭开哪些嘉靖前期的财政状况,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神秘账簿背后的致命弹劾

  嘉靖中前期是明代国家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期间,国家财政收支在形式与结构上均发生重大变化。五百多年过去了,保留至今的国家会计账目已为数不多。除万历前期众所周知的《万历会计录》外,这份神秘题稿内所存账簿,异乎寻常得详细记载了嘉靖七年到二十二年(1528-1543年)间明朝多项财政收支数据,十分难得。但关于它的一切我们却所知甚少。

  《户部题稿》一卷收入在《明抄本奏议十种》第五册。该书为抄本,无序和跋,无头无尾,所见只是题稿中的一部分内容。一页10列,一列18-20字不等,原本在最后有残缺。首页右上角处印有篆书 “国立北平图书馆收藏”。

《户部题稿》封面与首页
《户部题稿》封面与首页

  查阅今国家图书馆目录,虽有嘉靖年间署名梁材、李廷相的《户部题稿》,但笔者亲自赴京查阅后发现,两本题稿内容完全不一。因《明抄本奏议十种》并未对所收文献进行介绍,所以关于这本《户部题稿》的成书情况、编写目的以及整体内容情况均不甚明了,可谓“神秘”。尽管如此,从《户部题稿》现存内容中依然能够大概了解此书的一些情况,而解开谜团的锁钥可能与该书开篇所载的弹劾案有着密切关系。

  这一切要从一次“致命的”弹劾说起。

  嘉靖二十一年,在每年防秋的军备关键时节,兵科左给事中任瀛弹劾兵部尚书张瓒,揭发其在调集废将、修设堡寨和选练矿夫中存在贪腐行为。但作为郭勋、严嵩一党,屹立兵部八载的张瓒,早已习惯了类似的操作。因为在此前数年之间,他已先后经历张永明、包节、桑乔、王晔等人的多次弹劾,均成功避险。但此时任瀛的弹劾却与之前截然不同,它紧接在郭勋神秘死于囹圄之后的第十三天。而郭勋的倒台与死亡,使张瓒失去了屏障,弹劾也终于成功,张瓒由此下台。可能是意外的巧合,就在张瓒去职数天之后,便一命呜呼,此次弹劾堪称“致命”。作为弹劾者的任瀛借此机会扶摇直上,次月便升为都给事中,不到两年,改升顺天府府丞,此后,又出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抚治郧阳,得到重用。

  而张瓒下台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影响是改变了一个人的命运,此人便是毛伯温。此时已功成名就,刚从越南班师回朝的毛伯温不得不紧急接替张瓒,再次出任兵部尚书,从此埋下了他晚年的余晖与危亡。毛伯温不愧为当时之能臣,面对“瓒贪黩,在部八年,戎备尽堕”的兵部和边防,一上任便紧急与群臣商议后奏上二十四条防边建议,使军令为之一新。同时,上疏要求裁减边防多余冗员,“锦衣、腾骧诸卫,御马、内官、尚膳诸监,素为中贵盘踞者,尽在革中”(《明史•毛伯温传》卷一百九十八)。

  毛伯温雷令风行的作风,使边防供给与军事储备渐渐从张瓒遗留下的混乱局面中摆脱出来。但张瓒的离任与去世并不能带走他在任时欠下的“军费账”。毛伯温想顺利地完成交接也势必要明了此前军费的具体情况。而《户部题稿》的内容恰恰记载了张瓒任兵部尚书期间及之前几年的边防供给数据以及相关的奏疏文件,正好满足此时毛伯温所需。因此,这份神秘的题稿便与这次弹劾及毛伯温的履新有着密切关系。那么,题稿中究竟有哪些丰富的内容及特殊的价值呢?

  丰富账簿内的别样数据

  明代九边供给开支是当时国家支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嘉靖初年时,边镇供给来源与方式已经变得十分复杂,涉及到盐的开中、余盐银、民运粮、京运银、军屯等多项,缴纳方式也分为白银、粮食及草料等多种。如此纷繁复杂的开支组成与来源方式,自然牵扯到当时国家的多个领域。这就注定了当时账目的复杂性,不然不足以反映军费来源的详细情况。而《户部题稿》正是这样一份内容丰富且足够复杂的史料,其中详细记录了当时边防供给的各项来源数字。

  之前有关嘉靖初年边镇供给情况的详细记载十分有限,《户部题稿》的出现则极大弥补了这类缺失。如在九边供给方面,该书详细记录了嘉靖十年,宣府镇、大同镇、辽东镇、蓟州镇、延绥镇、宁夏镇、甘肃诸镇各自的民运粮细目及折银数,以及每个边镇屯粮、屯草、秋青草、团种粮数及折银数,京运年例银数,户口食盐钞折银数,盐价银数,岁支本色粮、料、布、草、银数,岁少银数等等。另外,陕西镇下各兵备道少粮料、草、布、花数,该镇仓场所存本色粮料、折色粮料数,屯粮、屯草、秋青草数及岁支粮料、草料、尚少粮料、草料数等也详细开列其中。同时还从内地省份的角度,记载了当年山西布政司起运宣、大二镇各卫所各衣布花数、山西都司屯粮数、河东运司盐价银数等数据。尤其可贵的是,上述内容多为其他史料所未载。

  另外,题稿内还收录了从嘉靖十年至二十一年间盐银议补各边岁用不足之数及每次补发太仓银的数额。

除军费外,《户部题稿》还提及了嘉靖初年山西布政司的岁额税粮数、先年抛荒粮数、不堪耕种田粮数和实征税粮数。而嘉靖七年晋、代、沈三府并庆、成王府亲王、郡王、镇辅国将军等岁支本色粮数的记载,对于研究明代宗室开支则具有重要史料价值。

  正因如此,《户部题稿》之内容既可补同时期他书所未载,亦可校他书之所载。对明代财政熟知者来说,《万历会计录》、《皇明九边考》以及潘潢的 《查核边镇主兵钱粮实数疏》(后简称《实数疏》)等皆为耳熟能详的重要史料,其中的记载常常在研究中被引用。而《户部题稿》的出现使我们又看到了另一种更接近一手的史料。其中存在数处“别样的数据”,有助于我们了解其他史料的史源,校勘他书之讹误。

  首先,载他书所未载。之前学者在研究中,对于嘉靖十年前后各边镇财政收支情况,更多利用潘潢的《实数疏》。而通过对比,《户部题稿》中对于岁入、岁少钱粮等项目的记载更加丰富也更为详细。如宣府、辽东、蓟州三镇的岁入民运粮额,在《户部题稿》中按所运项目不同,分别给予了详细记载。再如蓟州镇民屯、军屯、折色草、秋青草数及固原镇屯草、秋青草数等,均为潘潢《实数疏》中所未有。不仅如此,《户部题稿》还列出了嘉靖十九年前后浙江布政司并顺天、应天、南北直、保定、河间、苏州、松江府所收夏税秋粮额数,起运、存留数,在两京分解额数,入仓额数及分拨各边镇的额数等,亦十分宝贵。

  其次,与他书对校。因《户部题稿》中包含有大量账目数据资料,这使我们可以利用其中数据与旧有史料进行校对,从中发现不同书中的数字差异与讹误之处,以备考异。其中,与《实数疏》所载就有数处不同。如《实数疏》中,记载陕西巡抚任洛题奏延绥镇新募军马,所需银两增加一事如下:户部议后发银2万两,又开派存积盐引折银2.752万两,共计4.752万两。而《户部题稿》却有不同记载,且对存积盐引折银的组成给予了更为详细的记录。现誊录如下:“自嘉靖十八年起,每年加增年例银二万两,再开中淮盐四万引,每引价银五钱,浙盐二万七千二百引,每引价银三钱五分,通共银四万九千五百二十两。”由此可知,户部所议后补给数为4.952万两,较潘潢所载多出0.2万两。因《户部题稿》中开中盐引数及每引价银数的具体情况记录较《实数疏》更为详细,故而后者所载的补给银数可能更接近真实。

  另外,在《实数疏》中所载嘉靖十年甘肃镇岁入陕西布政司黑豆数额为 “二百五十七石九斗”,查《户部题稿》中的记载却为“二百五十九石七斗”,这也为当年陕西供给甘肃镇黑豆数量提供另外一种可能的数据。

  除此之外,《户部题稿》与魏焕《皇明九边考》所载内容也存在对校的空间。因据《皇明九边考》凡例,该书各边镇的军马登耗数据取自“嘉靖十八、九年各边开报手册”,钱粮定数取自“户部各司手本”(《皇明九边考》凡例,《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史部》第226册,齐鲁书社1997年,第2页)。而《户部题稿》内容同样出自户部所查嘉靖十九年前后各边镇的收入数据,这便与《皇明九边考》所载内容在时间上基本一致。因而两者具有很高的对比性,可以相互对校。通过对比发现,两书所载大部分数据基本一致。不同之处则体现在《户部题稿》较《皇明九边考》多出各镇 “开中额派并补岁用不敷盐”一项。而且,在大同镇、宣府镇京运年例银、宣府镇屯草额、宁夏镇秋青草额及甘肃镇的屯粮、屯草数记载上存在差异,而延绥镇各项数据则均不一致,具体原因尚待进一步研究。

  1928年,傅斯年先生在《历史语言研究所工作之旨趣》中就曾提出“近代的历史学只是史料学”的名言,那句“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依然时刻提醒着历史从业者。虽然历经九秩,但这期间每一份新史料的发现均会带给我们新鲜的体验,不断发现新出史料并予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是我们永不停歇的使命。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热点文章
浏览排行